發布時間:2023-07-06
瀏覽次數:124
摘 要
背景
奧沙利鉑誘導的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病率高,病程持續時間長,西藥zhi療療效不佳且不良反應較大,目前傳統中藥zhi療方法為研究熱點。
目的
觀察中藥封包聯合蠟療zhi療奧沙利鉑誘導的輕中度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遼寧省zhong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住院部患者中明確診斷為奧沙利鉑誘導的輕中度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65 例。按照就診順序及電腦隨機數字表法,以 1∶1 比例隨機分為試驗組32例和對照組33例。試驗組給予中藥封包配合蠟療聯合鹽酸度洛西汀口服,對照組給予鹽酸度洛西汀口服,均zhi療 21 d。觀察比較zhi療前后兩組疼痛數字評價量表(NRS)評分、疼痛緩解情況、周圍神經毒性分級情況、肌電圖指標、中醫癥狀評分及血清zhong瘤壞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1β(IL-1β)水平。
結果
zhi療后試驗組 NRS評分低于對照組,試驗組疼痛緩解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zhi療后試驗組周圍神經毒性分級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脛神經和正中神經的運動傳導速度(MCV)、感覺傳導速度(SCV)快于對照組(P<0.05)。zhi療后試驗組疼痛、麻木、畏寒肢冷、乏力、遇冷加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zhi療后,試驗組TNF-α、IL-1β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中藥封包聯合蠟療zhi療奧沙利鉑誘導的輕中度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療效確切,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周圍神經毒性分級,提高脛神經和正中神經的 MCV、SCV,降低中醫癥狀評分及 TNF-α、IL-1β 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奧沙利鉑誘導的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病率高達90.5% ,且病程持續時間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化療的連續性,其臨床表現為典型的“手套和襪子”感覺障礙,包括手和腳麻木、感覺異常、持續性自發疼痛和冷刺激過敏 ,進一步發展可限制患者的肢體活動,有嚴重的致殘性。目前此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西藥zhi療以應用止疼類藥物、抗抑郁類藥物、麻***藥物為主,但療效不佳且不良反應較大,是臨床zhi療難題;而中醫外治法zhi療此病具有獨特優勢,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熱點。本研究采用經方黃芪桂枝五物湯制作的中藥封包聯合蠟療zhi療奧沙利鉑誘導的輕中度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療效xian著。
討論
奧沙利鉑誘導的輕中度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為難治性疾病,發病機制有多種理論:離子通道學說、軸突神經病變學說、中樞shen經敏化學說、神經細胞凋亡學說等,均與外周神經損傷相關。中醫學認為其病因與“虛”“寒”“痹”相關,其中單一或多個因素同時致病?;熕幬镌谥嗅t學上被認為是邪毒之品,zhong瘤患者素本體虛,化療藥物損傷機體正氣,更使陰陽氣血虧損,陽氣損傷則溫煦不足,氣血運行不暢,不能達于肢端四末;陰血內虛則不能充盈血脈,因此遇寒更會使營血凝滯,導致手足及肢端疼痛、麻木不仁,中醫根據其疼痛、麻木、遇冷加重、畏寒肢冷、感覺障礙等臨床表現,將其歸屬于“麻木”“不仁”“絡病”“痛痹證”等病癥的范疇,zhi療此病以溫陽通絡除痹為原則?!督饏T要略》中記載“血痹陰陽俱虛,寸口關上微,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本方中黃芪、桂枝益qi溫陽以通絡,芍藥養陰緩急以止痛,生姜、大棗既可調營衛又可散風寒,多藥合用可增加血液循環、通絡除痹止痛,與此病氣血虧虛、寒凝阻滯的病機相合,全方配伍,既可益qi溫陽通絡以止痛,又可散寒tong脈來祛邪。而蠟療屬于接熨法的一種,《本草綱目》云“用蠟二斤,于悉羅中熔,捏作一兜鍪,可合腦大小,搭頭致額,其病立止也”,主治關節強直冷痛,肢體風寒濕痹?,F代研究發現黃芪桂枝五物湯能xian著提高奧沙利鉑損傷模型大鼠坐骨神經傳導速度及減輕神經髓鞘的病理形態及超微結構的病變,縮短病變持續時間,減輕疼痛過敏?,F代研究表明蠟療可改善血液循環,對疼痛、功能障礙和神經修復有一定的效果。
本研究將兩者結合其xian著優勢在于,蠟餅覆蓋于熨藥時,可使局部形成封閉狀態,凝固后仍可在70~80min保持40~48℃,同時溫熱保溫效果良好,促進經皮滲透吸收,加強有效成分持續滲入,發揮中藥的功效,使患者手足四肢得到雙重zhi療作用,避免口服中藥的消化道反應,達到zhi療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疼痛緩解情況優于對照組、周圍神經毒性分級低于對照組,試驗組脛神經和正中神經的MCV、SCV快于對照組,與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檢測能夠早期發現此病的研究結果一致,試驗組疼痛、麻木、畏寒肢冷、乏力、遇冷加重評分低于對照組,TNF-α、IL-1β水平低于對照組,與神經膠質細胞活化釋放的TNF-α,IL-1β在此病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當神經損傷時表達明顯升高的研究相符合,進一步肯定了此zhi療方法對于神經修復及各炎性因子的調節作用。綜上所述,中藥封包聯合蠟療zhi療奧沙利鉑誘導的輕中度ai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療效確切,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周圍神經毒性分級,提高脛神經和正中神經的MCV、SCV,降低中醫癥狀評分及TNF-α、IL-1β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貢獻:李明珠進行研究設計與實施、資料收集整理,撰寫論文并對文章負責;王文萍進行研究設計和指導并對文章負責;金圣博進行數據統計、論文整理與修改并對文章負責。本文無利益沖tu。
石蠟療法具有奇特的溫熱療效,能使皮膚溫度升高8~18℃,取下石蠟后仍能升高5~12℃,因而增強了組織代謝過程,可使蛋白質分解產物和殘余氮增加并排出體外,從而能引起末梢血管反應,出現主
動性充血,如血流加快、并能使淋巴循環改善。從而影響機體各種生理功能,有助于炎癥反應的消散、加強再生過程和具有止痛良好效果。
11、應急預案:停斷電來電自動記憶識別恢復工作確保臨床正常使用
中醫封包療法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利用現代醫療科技手段,將中醫外治與現代康復,亞納米,智能控制等多項技術相結合,研制而成的智能新型中醫zhi療方式,它通過遠紅外和封包理療墊的共同作用,使有效活化物質通透皮膚,直接運用于病灶,充分發揮其活xue通絡,祛濕除痹,消腫
止痛,活xue化瘀,溫經通絡,散寒調經。強筋壯骨,xiao炎散結,健脾和胃,形氣消脹,止渴化痰,通宣理肺,降糖止渴等功效。該療法實現的設備技術突破傳統中醫療法局限,真正體現了中醫外治簡單,安全有效等優勢。
臨床應用于,針對中醫科,康復科,針灸推拿科,骨傷科,疼痛科,兒科,呼吸科,消化科,婦科,產科,乳腺科,泌尿科等多科室與不同疾病,“zhi療,康復,保健”三位一體,辨證論治,jing準施藥;聯合不同封包電極實現分癥zhi療。
便捷智能操作系統,簡單易懂節省醫護人員時間及工作強度,廣泛應用于各級醫院和社區門診,中醫館國醫館建設及養生保健機構,也可居家自行zhi療更是中醫治未病不er選擇。
中藥封包原料傳承中醫藥文化,充分使用地道藥材超微粉碎技術充分利用和節省藥材資源,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和使用的效果。
6.24小時急性期內用冷敷禁止熱敷。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