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06
瀏覽次數:1084
【用途】
使用到的基本原理涉及到 杠桿原理,w=FL等
可完全在減重狀態下或者利用重力進行 理療,可以理療一些如頸椎病,腰椎病,肌肉關節疼痛 或者一些運動損傷的一些疾病理想的方法。
【ps一些胖子做理療,必要時也可以使用降低理療師理療難度,增加效果。】
以懸吊訓練系統為平臺,整合多種運動理療技術,給理療師以“第三只手”的輔助。
【ps 理療師的手也相當于第三只眼。】
一般理療時往往先找到痛點,說明這一片區域的重心肌群可能收縮有問題,或者椎體是否有問題。
具體包括:
肌肉松弛
【需要放松的肌肉以特定姿勢懸吊,然后緩慢輕柔移動身體?!?/span>
增加活動度
【慢性病導致關節活動范圍變小,懸吊使重力影響基本消除,從而逐步加大了關節活動范圍?!?/span>
開鏈運動,閉鏈運動結合
【是重建神經肌肉控制能力的優化途徑?!?/span>
感覺運動協調能力的訓練,增加感覺運動控制,提高穩定性
【不穩定的平面上閉鏈運動,達到對感覺運動感官的優化誘發效果?!?/span>
【訓練類別】
被動訓練,助力訓練,主動訓練三類。
【姿勢控制】
【懸吊訓練的基本方法】
以重心肌群的訓練為重點,結合輔助有內收,外展,屈髖屈膝等基本動作。
同時注意,
★懸吊點的設置和繩子長度可以影響運動軌跡的形狀,和對于關節擠壓放松的程度。
★懸吊點在肢體的遠端 近端杠桿力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過調節懸吊肢體的位置調節運動強度。
●軟墊和健身球可以提供一個不穩定平面,增加訓練不穩定性,從而增加訓練難度。
胸椎的評估及訓練方法
可以在坐位下進行胸椎的屈伸,側屈,旋轉的評估及訓練,
★在懸吊訓練中,階梯強度的調節主要涉及:
1. 懸吊點的選擇:
懸吊點的位置可以決定運動是 無阻力、有阻力還是有助力 的方式進行,不同的懸點可以改變運動的強度。
【懸吊點,活動點,連接點】懸吊點在活動點的正上方時,活動比較容易,幾乎不費力。
2. 彈力帶的懸著與運用:
彈性懸吊帶可以給予額外的助力。
助力的大小可以改變運動的強度,甚至通過施加阻力來增加強度。
3. 肢體的懸吊位置與懸吊高度:
懸吊帶懸吊于肢體的近端或是遠端,其杠桿力是不同的,可以通過調節懸吊肢體的位置來調節運動強度。
4. 運動時間:時間的長短決定了運動強度的高低。
5. 運動的范圍:運動的范圍與強度密切相關。范圍越大,強度越大。
6. 同時進行其他運動:在進行某一肢體運動時,同時要求其他肢體進行運動,可以提高訓練難度和強度。
7. 阻力施加:通過人工的或者其他方式給予施加阻力,調節強度大小。
(二)開鏈運動與閉鏈運動
開鏈運動:
遠端不負重或者部分負重;遠端游離,近端固定。
開鏈運動主要訓練單獨的肌肉或肌群,即主動肌和拮抗肌。
閉鏈運動:
遠端進行封閉,負重;遠端閉合,近段開始活動。
閉鏈運動則是主動肌,固定肌,協同肌以及拮抗肌的同時收縮,
主要在于功能訓練,提高關節穩定和運動的穩定性。
(三)弱鏈接
肢體的運動可以看作是 一個個關節構成的運動鏈的傳遞。
一個動作中,局部穩定肌肉和其他肌肉一起工作時,太弱以至于不能代替應有的作用,力量的傳遞會受到干擾,出現動作不正確或者局部疼痛。
診斷的重心在于弱鏈的測試。
【懸吊訓練基本原則】
以閉合鏈的運動為主
因為閉合鏈可以更好的訓練,激發局部穩定肌 ,(而且閉鏈時一般力臂較大。)局部穩定肌和整體運動肌 更加協調。
漸進抗阻訓練
先練習神經,在練習肌肉,先低負荷激發局部穩定肌,→增加神經肌肉刺激,后期增加肌力耐力。
無痛原則,正確姿勢。
不穩定平面上訓練,【用身體的不穩定性更有效果的刺激局部穩定肌?!?/span>
振動技術【增加不穩定性,相對抑制痛覺傳入?!?/span>
注重整體性訓練
【人體各個關節的動力鏈,重力,反作用力通過其上下傳遞,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影響相鄰的,遠端的關節。
●由于受力分布不均勻產生疼痛癥狀?!?/span>
上海語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懸吊訓練系統作為越來越多的康復師的理療工具,提高了康復師的理療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康復師的職業病發病幾率,以懸吊訓練系統為平臺,整合多種運動理療技術給康復師以“第三只手”的輔助。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