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科里的懸吊系統——懸吊訓練(SET),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力量訓練、肌肉功能性康復方法,不僅應用在體育領域,而且也廣泛應用于康復醫學界。
懸吊運動訓練是一種運動感覺的綜合訓練系統,是基于現代康復理論最新成果的訓練技術。懸吊訓練起源于二戰康復治療,自上世紀90年代初挪威康復工作者提出懸吊訓練的理念與原則后逐步得到發展,到2000年以后逐步用于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和傷后康復鍛煉,近幾年也逐漸應用于臨床的康復醫學訓練。
懸吊系統的應用原理是什么呢?
懸吊訓練,是運用懸吊訓練裝置結合神經肌肉激活技術、骨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等,進行主動、被動或助力治療和康復訓練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通過懸吊設備,使人體排除重力的影響后,在不穩定的狀態下進行主動訓練,通過促進人體軀干核心肌肉收縮而產生訓練效果,從而達到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的目的。一般在懸吊器械上進行訓練,也常用到海綿橡膠墊、平衡板以及充氣的橡膠墊枕等以增加支撐點的不穩定性來激發神經肌肉的協調功能。
懸吊訓練主要解決這三大問題:1、感覺運動控制;2、穩定性(協調);3、肌力問題。
懸吊系統可加強患者中央軀干、骨盆和髖部深層肌肉力量,這種在不穩定狀態下進行的力量訓練能夠激發軀干肌肉和身體各大肌群之間的神經肌肉協調收縮能力,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懸吊訓練通過強化軀干肌肉及非主導側肢體的運動能力,加強神經和肌群之間的反饋、統合功能來提高身體在運動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穩定狀態。
懸吊系統的應用原理是什么呢?
在懸吊方式下進行運動訓練有很多便捷的地方,幾乎肢體的所有開鏈與閉鏈運動都可在懸吊方式下完成,并且有多層次負荷強度可以選擇。
(一)癱瘓病人的運用
癱瘓病人由于神經肌肉的病損使得其功能受損,不僅出現外周肌肉功能的降低,也會出現核心肌肉的功能降低,其在開鏈運動和閉鏈運動中的功能都受到削弱。此時結合神經促通技術,在懸吊的方式下進行訓練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懸吊技術對中樞癱瘓的病人進行反射的誘發,尤其是對小兒腦癱的患者。利用SET提供的懸吊配件,可以讓腦癱患者在不穩定支撐面上進行反射誘發,OT訓練等,也可以利用懸吊裝置讓患兒在輔助下進行站立訓練、平衡訓練等。SET提供的輔助讓治療師在給患者治療時有更多的空間來輔助、誘導患者進行訓練。
(二) 疼痛病人的運用
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將導致局部肌肉穩定性降低,感覺運動功能降低,肌肉萎縮,肌力下降,心血管功能降低,并導致慢性疼痛。運用懸吊技術對穩定性進行訓練,可以有效治療腰背疼痛。
運動訓練對于非特異性疼痛的治療有確切的療效。這些運動包括了放松訓練、主動的運動訓練。SET治療方式可以提供豐富的訓練方式對患者進行開鏈或者閉鏈訓練,重建局部肌肉的穩定性,肌力和感覺運動功能,從而有效治療慢性疼痛。
此外,在懸吊下進行關節松動技術也是懸吊的一個用途。在懸吊下進行關節松動可以讓患者充分放松,在利于治療師進行手法的操作,提高安全性和療效。
(三)骨折病人的運用
骨折患者在進行必要的復位和固定后,需要早期的運動以維持和改善功能,這對于骨折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決定手術的成敗。早期運用懸吊技術,患者可以很安全的進行被動或主動的運動訓練。
上海語路醫療生產的懸吊訓練系統作為越來越多的康復師的理療工具,提高了康復師的理療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康復師的職業病發病幾率,以懸吊訓練系統為平臺,整合多種運動理療技術給康復師以“第三只手”的輔助。
懸吊訓練系統通過其獨特的弱鏈接測試、神經肌肉反饋重建技術,有效激發深層穩定肌,重建正確的運動模式,通過主動運動理療,激發深層穩定肌,提高關節穩定性,增強肌肉功能,是骨骼肌肉疾病得到持久的改善。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