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康復治療基礎上應用懸吊訓練技術可快速顯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關節活動度,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 肩周炎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也稱為肩周炎、凍結肩、冰凍肩(Frozen Shoulder),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是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長時間運用,原本好發在四十至六十五歲之間人群的疾病,正逐漸地年輕化。
這是由肩關節囊及肩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炎僵硬造成的,癥狀表現為明顯的疼痛,以及肩關節外展外旋的受限,生活中主要表現為梳頭、洗澡受限等。
將懸吊治療引入臨床治療中,發現在常規康復治療基礎上應用懸吊訓練技術可快速顯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關節活動度,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 懸吊訓練技術在肩關節康復中的使用原理
懸吊訓練的優勢在于提供可控制性的減重、助力和阻力;患者可以在不同的體位下,選擇不同的懸吊點進行肩關節各個方向的助力-減重-抗阻運動,保證肩關節在運動的同時進行關節的分離或擠壓,進一步對粘連的關節囊進行有效松解;另外也可以在肩關節正?;顒拥耐瑫r也增加肩袖肌群的力量。
▅ 臨床試驗簡介
實驗把35例臨床肩周炎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 18 例和對照組 17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康復治療方法,主要為蠟療、中頻治療、中藥外敷治療、關節松動技術。治療時間為 40 min /次,1次/天,5天/周。
治療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同時,應用懸吊技術,型號為意大利阿基米德懸吊訓練工作臺。主要采用放松訓練、手法治療訓練以及穩定控制性訓練。
上海語路醫療懸吊
放松訓練:懸吊的主要目的是減重,此時患者更容易恢復肩胛骨的正確位置。進行肩關節和肩胛帶最大范圍的的主動活動以及終末端的最大被動活動,改善關節內的營養;同時牽拉放松內收內旋肌群,避免肱骨大結節和肩峰的撞擊,改善肩關節外旋功能;此外,治療師協助患者進行肩關節正常前屈和外展,使肱骨頭在關節盂內有效地滑動。
肩袖肌群穩定性的訓練:根據肩肱節律,在站立位/側臥位,利用彈性懸吊帶的特性,做肩胛骨控制性訓練?;謴图珉喂峭庹?、內收、上回旋、下回旋等關節活動,進而恢復正常的肩肱節律。
肩袖肌群穩定性的訓練:應用閉鏈模式,使用低負荷的等長收縮(低于 40%肌肉最大力量)進行,訓練中應保持無疼痛(VAS<4 分)的狀態。每組的訓練強度逐漸加大,包括 2 種方式:一是延長保持某種特定姿勢的時間;另一種調整力矩大小來調整阻力。懸吊訓練治療時間為 40 min /次,1 次/天,5 天/周。
▅ 試驗結果
疼痛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 VA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4 周、治療 8 周后,兩組患者 VAS 評分均較治療前提升(P<0.05),且治療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關節活動度:治療前,兩組患者ROM(屈曲)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4 周后,治療組患者 ROM(屈曲)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 0.05),對照組評分沒有明顯改善(P>0.05);治療 8 周后,兩組患者 ROM(屈曲)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治療前,兩組患者B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 BI (Barthel Index,BI) 評分均較治療前提升(P<0.05),且治療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 試驗總結
懸吊訓練系統的應用,在減重的狀態下進行肩關節被動活動和主動運動,可使肩關節有效地放松,增加關節活動,在改善肩胛骨的活動上尤為明顯,有效降低肩關節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與常規的康復訓練相比,懸吊系統下的控制訓練更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炎癥代謝,對肩痛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懸吊訓練技術應用于頑固性肩周炎患者見效更快,效果更穩定,受到患者的好評。
上海語路滑軌懸吊訓練系統特點:
◆兩大系統:1、診斷:肌力評估,弱鏈評估 2、理療:穩定性、平衡能力訓練、肌力訓練。
◆主要作用:肌力的鍛煉、增強穩定性、提高感覺運動控制能力工作。
◆訓練過程:激發潛能、輕松無痛苦,減輕理療師繁重的勞動強度。
◆訓練方法:開鏈運動、閉鏈運動、肌肉放松、牽引拉伸、感覺運動控制、關節活動訓練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