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13
瀏覽次數:300
泥灸是古代養生文化的重要內容,歷史記載遠在兩千年前,人類開始利用泥土祛邪,治病和養生保養。明代《本草綱目》中曾說及泥與人體的關系,曰:“諸土皆能勝濕補脾?!敝嗅t認為,脾屬土,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體,皆于人體的脾“同氣相召”,凡因脾引起的疾病,用泥灸療效明顯。
泥灸特點
1、借熱輔陽;即借助熱力,溫壯揚氣。這種被導入的熱量,通過病灶處或特定部位在人體可以激發精氣,鼓舞血氣運行、溫壯臟腑陽氣;
2、開門驅邪;特殊穿透力的藥物以很短的距離直達病灶,通過中藥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而開啟經脈絡脈之門,給賊邪以出路;
3、以熱引熱;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借助熱力,將致病物排出體外。
"皮膚吃藥",毒副作用小,肝腎受損少,不傷腸胃。它既能防病治病又不需"良藥苦口",中藥泥灸灸療法能直接將藥物通過牦細血管進入血管,有效增大藥物濃度,較大限度地提高藥物的利用率,真正達到"完全吸收"。由于灸療在患部及體表施治,因而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很低,由于藥物的歸經,在相應的腧穴和病灶形成較高的藥物濃度,避免藥物直接進入大循環而對肝臟、腎臟等器管的戕害作用。
中藥泥灸在臨床醫學上的作用非常廣闊。當肢體局部受到了中藥泥灸的熱效應后,局部組織血管擴張,使血流加快,血氧濃度升高,血液中的營養物質增多,產生新陳代謝加快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從而促進腫脹消退,組織修復,緩解關節痙攣,減輕肢體疼痛,增加組織彈性,軟化瘢痕的良好作用。同時,泥灸在冷卻的過程中,體積縮小,對組織有壓迫作用,可以促進水腫的消退。泥灸中還含有油脂,對皮膚有潤滑作用,使之富有彈性,具有美化皮膚的作用。 具體表現在:
一、泥灸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
早期利用中藥泥灸的溫熱作用,再加以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草藥方法,可使局部牦細血管擴張,新陳代謝加快,局部的充血、水腫獲得改善,進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病人自覺癥狀很快減輕并逐漸消失。
二、泥灸在軟組織損傷中的應用
軟組織損傷臨床上較常見,慢性損傷,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一些肌肉韌帶的慢性損傷更為多見,如理療不及時可導致肌肉萎縮、攣縮、退變和粘連,并可反復發作。通過中藥泥灸,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增加,減輕腫脹,消除疼痛,全愈率可達100%。
三、在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病的應用
調節氣血平衡,改善寒、濕、熱、邪癥狀。通過藥物吸收增強卵巢能量、滋補子宮、調節內分密系統、改善經期不規則、痛經等現象。
四、在身體器臟保養方面的應用
加強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使得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整體調節各個臟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或改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